做一個產品設計,中間肯定少不了跟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多使用者溝通,梳理好需求才能開始設計。但其中的溝通絕非易事,到底怎樣才能與各方良好溝通,梳理出真正的需求,避免無止境改稿?
獨立專案中,互動設計師的工作可以分成 4 個核心環節:
定義方向策略
確定解決方案
有理有據地進行設計輸出
上線效果跟蹤
方向策略階段需要明確瞭解本次設計原因及產品目標,進而梳理出核心的方向及策略點。
得出這個重要結論,需要向各方收集資訊,包括老闆、產品/運營、多使用者、設計等; 透過對資訊的去偽存真,歸納總結得到本次設計的原因、目標、方向、策略。每個點的提出都必須是有原因的,可基於策略、資料、反饋等。
一、全面收集資訊
相對具體的功能需求/運營方式的想法。
通常來說,負責產品的產品經理和運營經理應該是直接、全面瞭解產品的人。透過他們,設計同學可以更深入地瞭解產品的現狀和未來空間,同時給出適合產品當前發展的方向及可行建議 (如功能、運營方式) 。
在重點專案中,我們也會要求設計同學工作前置,主動參與到產品經理規劃需求的階段中。
攻略:
先,要分清楚本次產品負責人及團隊相關角色,這個很重要,後續各決策點一定都要與負責人做終溝通和確定。
其次要清楚,不同水平的產品/運營經理能帶給您的有效資訊也是差異巨大的。設計師需要清晰判斷,哪些資訊是基於產品目標/現狀的分析結果,去撇除掉產品經理主觀個人色彩的感性表述。
A. 全新版本—產品調性、產品側想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標
B. 迭代版本—產品提出最佳化的原因,他們認為的多使用者目前大痛點是什麼
同時,針對不同型別的產品溝通經驗,設計師可以梳理一個需求問卷表,這樣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不用每次都從 0 開始梳理。清晰落地每一個問題答案,再開始設計,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多使用者是什麼樣子,有什麼需求,現在解決得如何。
用研同學在瞭解多使用者需求上有非常多針對性的方法,的用研同學會根據研究目標選擇相應的方法獲得真實的多使用者想法。
攻略:
部分沒有用研團隊的同學也不用著急,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嘗試地去做。基礎的就是問和觀察,設法找到您們產品潛在的多使用者,和他們聊聊天,看看他們使用您的或競品產品的過程,一定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