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鍵及無效頁面的判斷
我們知道頁面內容的分析可以用頁面參與度法(設定一個評估標準,這就是頁面參與度指標需要解決的問題)、頁面熱點圖法(將網站上所有內容的點選行為以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多使用者,即當多使用者點選頁面就有該頁面的點選行為情況,點選不同的頁面就可以看到整個網站的點選行為情況。透過直觀的點選行為情況我們可以迅速的知道頁面上各內容受歡迎的程度)。如圖:
知道哪些頁面內容受歡迎後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最佳化,比如減少頁面載入時間。
在排除劣質的內容及最佳化之後基本上就可以保證頁面內容的質量了,但是頁面質量沒問題的情況下可能還是會發生訪客在某個頁面大量流失的情況,這或許是產品路徑的設定問題了。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去判斷哪些主要頁面在促進目標流量轉化,哪些無效頁面在致使訪客流失。
二、產品轉化渠道分類
訪客進入 LandingPage 頁後,由於訪客進入網站後的行為千差百億,有些流失,有些直接進入目標頁,有些登入又返回等。我們要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就得對這些行為進行分類。通常,訪客行為路徑可分為 3 類:
產品流量來源渠道;
產品內部渠道;
產品目標渠道。
如下圖:
而從訪客登入情況看,通常,訪客進入 LandingPage 頁有兩種情況。
任何頁面都有可能是 LandingPage 頁;
訪客進入的頁面是我們轉為某個營銷活動設定的 LandingPage 頁。
如果是營銷活動,我們就需要考清楚的幾個問題:
LandingPage 有沒有將流量引導到目標頁面?
如果此時分流了,是否可以在完成目標後進行分流區瀏覽別的頁面?
當然,防止分流並不是只給訪客一個連結,或者所有的連結都指向同一個頁面,而是針對目標給訪客一類有著相同屬性的連結。比如:電商網站在推薦相機時,可以在用一個頁面展示 6 款不同的相機,對應不同的 6 個連結。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發現,雖然連結不同,但目標是相同的——購買相機。
下面從轉化的三種渠道分別進行分析。
三、 3 種轉化渠道分析
1 、產品流量來源渠道
流量來源渠道可以幫我們追蹤訪客在產品登入頁面的行為,還可以繼續追蹤到訪客完成產品設定的某個目標,即將渠道延伸,比如註冊、訂閱、留言、點贊等。根據上面舉的例子,流量來源渠道是指 A—D/E 的步驟,指訪客透過外部連結進入的過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關注 B 、 F,對應 B 可以用點通率計算,對於 F 需要設定的更加合理更加有針對性,比如針對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多使用者、不同的產品設計不同的 LandingPage 。當然,追蹤的時候可以對產品流量來源 URL 增加引數以便追蹤。
2 、產品內部渠道
掌握產品內部渠道情況將有助於分析產品、內容組間的交叉推薦是否有意義。根據上面舉的例子,產品內部渠道是指 D/E—G 的步驟,是指訪客進入活動情況。如果個渠道已經設定了目標,那麼完成步任務後就屬於內部渠道。
產品的多頁面必然會帶來訪客行為的多樣性,那麼對於訪客多樣的行為該如何分析呢?通常,我們無需追蹤訪客的所有路徑,因為不是所有的路徑都有追蹤的意義。
2.1 舉個例子:
當訪客來到某電商網站欲購買一臺電腦,這個行為怎麼分析呢?下面從電腦產品內容頁面、軟體產品內容頁面、購物結賬流程頁面進行分析。
多使用者先來到電腦產品頁面,針對電腦不同的型號、配置、效能、價格等進行挑選,然後可能進入結賬頁面完成購買,或者進入軟體頁面,挑選軟體再購買,也可能離開。所以,單一的分析多使用者在產品頁這一個頁面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真正要知道的是多使用者在產品頁之後的訪問路徑及離開路徑。如圖所示:
透過這種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訪客在不同區域內的離開路徑,以及不同內容組之間的訪問路徑,這則說明了交叉路徑的推薦(產品、軟體)是有效的。當然,追蹤的時候可以透過設定目標和渠道來完成,例如將電腦產品的所有頁面設定成一個渠道,將軟體產品的所有頁面設定成一個目標,再來進行追蹤這兩類產品的交叉推薦是否有效。
3 、產品的目標渠道
根據上面的例子,產品的目標渠道是上面的 G—J 這個步驟。通常所說,這個時候的步驟是完成目標的後一步,多一個步驟或多一個路徑都有可能造成多使用者的流失,所以應該越少越好,降低跳出率,促進多使用者完成目標。如果需要讓多使用者繼續訪問別的頁面,也應該在多使用者完成目標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