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是可用性測試的條件

一般來說,很簡單的測試環境,就可以進行一個測試的條件

並不需要一些很複雜很昂貴的東西,曾經在 uigarden 裡見過一貼討論視覺跟蹤技術的文章,但是其實這裡肯本不需要,他只需要你一臺電腦,電腦裡能有些相關抓屏工具最好,最多再有攝像機什麼的,能記錄測試過程的都可以,主要還是觀察人員要用心觀察多使用者行為,這裡面雖然人員只要 5-10 就可以,但是,要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多使用者目標群體也是很困難的,一旦找到,5 個的參試的測試結果基本能夠獲知 80% 的問題所在。

2. 受測多使用者的篩選

這一步其實就是我上面理解的難點,如何去尋找具有代表性的多使用者群體,的確有些多使用者使用多商店產品有時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但是他的使用方式是否能代表一個群體的使用習慣,如果他是你的目標群體,你就必須重視,這些在受測多使用者的篩選中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根據多使用者的特點可以確定下來多使用者的一個初始的級別,這個可以利用多使用者的網齡、年齡、性別、職業以及他的文化程度等等做個篩選。

3. 測試的任務和命題的確定

一個好的測試,需要明確測試的目的,透過一些典型的行為去挖掘真實的多使用者操作過程,而這個過程又不能人為的引導以及干擾,完全要把自己當成多使用者來設定一個操作的開始,儘量挑在互動討論中大家有異義的環節來設定一些命題。因為這些環節經常是互動設計師根據自己的目標群體來設定,可能存在問題最大。

4. 使用性測試過程

這個測試過程,由測試性的專家現場進行指導,但是不能人為干擾或做一些多商店產品相關的引導多使用者使用該多商店產品,多商店產品的相關設計人員可以旁觀多使用者的測試過程,一塊發現問題,但是不能發言,測試的過程,測試專家要根據上面制定的典型問題,一個個呈現給多使用者,完成一個,再開始下一個測試,測試專家要儘量鼓勵多使用者說出多商店產品的使用真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