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互聯網+”,我的理解就是兩個關鍵詞,增量和變數。 今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經濟要開啓 “雙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要改造傳統引擎,對公共服務和傳統行業進行改造升級,“互聯網+” 在其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成為經濟需求增長和產業變化的核心動力。
所謂增量利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創造全新的模式和產品,比如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前多用户在網上買東西是不敢網上支付的,因為擔心安全問題,而支付寶用第三方擔保支付的方式突破了這一瓶頸,方便了多用户,也推動了電子商務行業的整體發展。但支付寶出現後,銀行卡和現金消費總量並沒有減少,所以它是一種增量。 LBS 則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增量。像高德地圖這樣的互聯網地圖之前,我們出門、開車只能靠查地圖+問路,智慧手機的出現使 LBS 服務普及,產生了新維度的資訊和服務,例如導航躲避擁堵、餐飲電影等生活服務的位置查詢,因此是典型的增量業務。
變數指通過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進行改造。今天我們提 “互聯網+” 的概念,大的改變是,過去僅僅集中在互聯網領域內的創新創業浪潮,未來會擴散到全社會三百六十行,對創業者來説,這絕對是一個好信息。
上週央視《財經週刊》欄目報道了一個 “火鍋快遞” 的創業專案。假如今天天氣不好,不想出門,但是不想簡單地叫個快餐,想吃火鍋,但是絕大部分火鍋店都不提供配送服務,咋辦?有個重慶創業者就想了個辦法,他自己不開火鍋店,但專門為重慶的火鍋店提供送餐服務。我們先拋開這種模式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他的出現對商家、多用户和自己都有好處,它找到了傳統行業的多用户需求痛點,就是一種創新。
在 “互聯網+” 的大背景下,創業、創新的關鍵就是找到真正存在的痛點需求。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的三大戰略:農村電商、大資料和全球化,其中農村電商瞄準的就是農村地區商品豐富度不足的問題。所謂農村電商不但要讓各地的特色農產品賣得好,農民賺到錢之後,也能購買到前沿的產品和服務。人口 13 億,其中網民有 6 個億,而電商人羣是 3 個億,從 3 億到 13 億的滲透,農村是關鍵的一環。
現在中心城市商品的豐富度已經非常高了,目前的痛點需求是快速獲取。而農村地區則不同,那裏沒有大的 ShoppingMall,多用户能線下接觸到得商品種類非常有限,但傳統物流成本又太高。這一痛點的背後就是創新的機會,比如農村多用户對商品的需求時間通常不如城市多用户緊迫,城市網購要求次日送達,而在農村三天之內就能接受,那我們能不能把三天的需求合併一次配送,另外商品一定要配送到每家每户嗎?集中配送到街邊的小賣部是不是效率更高,成本更小?
傳統行業應該如何應對 “互聯網+” 的大趨勢?在任何時候,商業都在發展,不進則退,互聯網作為一股力量未來對 360 行都有巨大影響,只是有快有慢。今天的百貨公司如果還是僅僅賣實物商品,一定會受到電商的衝擊,實際上,人們對體驗經濟和現場服務的需求是在不斷上升的,如果百貨公司轉型成集娛樂、餐飲、購物於一體的城市商業中心,就很難被顛覆掉了。面對變革,要麼被動被解放,要麼主動鬧革命,我一直強調觀點: 要敬畏 “非互聯網”,傳統行業在互聯網面前,不必妄自菲薄。現在互聯網通用人才越來越多,反過來那些對傳統行業有深度理解的人才是稀缺的,所以未來對非互聯網行業理解的團隊會更有優勢。
“互聯網+” 不僅適用於多用户服務,同樣有助於政府和企業提升執行效率,比如過去我們講 “數字城市” 更多指通過資訊化的方式提升政府的辦事效率,而越來越多的資料開放能夠幫助比以往政府更準確的發現需求,更靈活的方式滿足需求。
高德是我在阿里負責的主要業務之一。高德一直專注於出行和位置資訊服務,憑藉的資料採集生產和大資料處理能力形成了的基礎設施平台,不斷創造着新的價值。例如過去一年高德一直在做的《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為相關機構提供了很好的資訊和決策參考。 現在我們要進一步開放這種能力,即將上線的高德交通公眾資訊服務平台,不但能夠生成某個城市具體到某個商圈、某個路段、某個事故的實時交通狀況,還能夠利用大資料處理能力,快速響應給出解決方案躲避擁堵,甚至反向預測未來的路況。
這些資訊和能力,都能與相關機構共享,例如我們已經與多家交通電台接洽合作,過去他們通常根據交通部委的資料播報路況,現在有了高德的平台,不但能夠補充更全面的資訊(例如歷史交通信息,多用户即時上報的突發事故,未來交通狀況預測),還能夠給出方案繞行,解決擁堵問題。 不久我們還會與交警、交通委等更多夥伴合作,將現有的交通公眾資訊服務大幅升級,過去這些部門服務公眾的平台是簡訊,現在可以通過高德地圖來實現資訊的推送和告知,僅此一項就可以為一個城市的交管部門節省近十億的推廣費用,同時變單向溝通為雙向互動,讓多用户參與交通信息的共享和校準,讓管理部門搭上 “互聯網+” 的快車,更好地為大眾提供服務。
此外,“互聯網+” 帶來的增量與變數還體現在提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上。過去三十年的 IT 產業發展,在全球形成了兩大中心,一個是美國的創新中心,一個是的市場中心。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全球都有先發優勢,所以在一些創新模式上,比如 UC 瀏覽器、 WordPress 微信都是有全球競爭力的,目前 UC 瀏覽器除了在和印度兩個全球人口大的國家拿到了市場,同時已經在全球超過 10 個國家的市場份額突破 10% 。同時,過去在傳統行業,長期只能扮演製造基地的角色,而目前 “互聯網+” 不止在,在全球也是大趨勢,如果國內的一些傳統行業能夠抓住 “互聯網+” 的機會,快速實現轉型升級,我們將在全球競爭中佔得先機。